1981年6月,绵阳师专党委、行政经慎重研究决定筹办附属学校,初时定名为“绵阳蓉溪学校”,招收绵阳师专、绵阳建材校、市粮科所和市林科所的适龄子弟入学就读。同年9月开办,招收小学2个班70余人、初中1个班近20人,有教职工9人。
1983年1月,学校根据绵阳地区行署批准正式定名为“绵阳师专附属初级中学校”,是融初中、小学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五四学制”,九十年代末,为更好和地方接轨,改行“六三学制”,同时对外招收少数优秀学生。
附中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师专(师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及其它单位的相应支持,创办之初,时任师专校长刘述成亲自兼任附中党支部书记,绵阳师专升本前,附中工作也一直由师专校长亲自分管。
教育教学方面,附中始终坚持严格按教育科学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树立“教学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背靠师范院校的设施、设备条件、师资(外教)、学生社团等优势,立德树人,求真务实,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各种刊物发表文章次数和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的获奖次数等均一直名列绵阳市前茅,初中毕业生一直是绵阳中学、绵阳南山中学争抢的对象,曾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游仙建区后,附中的各项考核曾长时间在区内独占鳌头。
2003年师专升本后,学校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10年4月,由于师院主校区搬迁等原因,学院校务委员会专题会议讨论决定附中初中暂停招生。2011年9月,“汶川大地震”后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附中教学楼被拆除,学校搬入学院游仙校区内。2015年,学校划归学院后勤集团(2017年改制为后勤保障服务处)管理,成为其下属独立开展业务工作的相对独立单位。
近年来,学校围绕“优质+特色”的办学目标不断努力,成绩突出。“优质”方面,学校每届毕业生考上东辰、英才、绵外、富乐、七中等几所市内名校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2015年、2018年和2020年更是达到了60%左右。“特色”方面,学校先后同学院的部分单位合作成立“国学教育基地”、 “创新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基地”等。学校还不定期聘请师范学院的大学教授和优秀大学生为小学生举办讲座、进行科研辅导等。在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学生参赛及最后获奖的比例,均名列全市同类中小学前茅。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2025年3月,学校划归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全面管理,深度融入教育学院的教育科研、实习实训等各项活动,依托其强大的师资和专业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场馆等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新教育理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建设实验场所、实训基地为依托,建设支持教育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实践平台。